咨詢熱線:0760-88631851
SA8000驗廠
作者: 中山ISO9001認證咨詢_中山ISO認證_中山ISO9000認證咨詢-中山康達信 更新時間: 2013-08-17 13:47:42 【字號: 大 中 小】 瀏覽4573次
[導讀]   SA8000驗廠咨詢 遵守法律 減少停工時間  減少損壞的風險  沒有重要工人缺勤 多產與健康的工人  愉快的員工隊伍 利害相關者與品牌商的信心 工人的安...


 SA8000驗廠咨詢

遵守法律
減少停工時間 
減少損壞的風險 
沒有重要工人缺勤
多產與健康的工人 
愉快的員工隊伍
利害相關者與品牌商的信心
工人的安全 
符合企業社會責任驗證的標準
利害相關者的信心
沒有媒體攻擊
準時交貨
遵守客戶的供應商的基本準則
保護品牌

出口企業面臨SA8000門檻

     去年下半年以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客商紛紛通過第三方,來到濱州市的亞光集團等出口企業“驗廠”。尤其是近兩個月來,先后有美國沃爾瑪和迪士尼、新加坡永祥隆、日本旭染織等外國客戶委托第三方,帶著新標準前來“驗廠”。 
     據介紹,這個標準就是歐美即將推廣的SA8000標準認證,一個新的國際貿易標準——社會責任標準。
濱州亞光紡織集團總公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巾被生產企業,有80%的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其中在澳大利亞市場上占了40%的份額,其“亞光”品牌已經被評為“中國名牌”。但是,要出口到國際市場,卻必須按照SA8000標準進行定期的“驗廠”。外國客戶要求,只有“驗廠”通過,才能簽訂訂單。
     “驗廠”的內容包括:企業有無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有無強迫勞動等等。這些歐美客商在供應商行為標準中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童工,不能要求員工經常在一周內工作超過48小時,每周加班不能超過12小時;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雇起始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公司應該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據亞光紡織集團負責同志講,前來“驗廠”的外商甚至連車間燈光的強度、男女廁所蹲位的多少、單身職工宿舍的人均占有面積都要嚴格檢查,發現不合乎標準的地方即要求改善,否則立即終止與企業的業務關系。
    據了解,SA8000標準的制定和執行機構是社會責任國際(簡稱SAI),總部設在紐約。SAI稱其宗旨是通過發展和實施社會責任標準,促進工人工作條件的改善和增進勞資雙方的理解。SAI屬民間團體,成員包括來自11個國家的20家大型企業、非政府組織。SAI的前身于1997年10月公布了SA8000第一版,原則上每4年修訂一次。SA8000標準認證要求企業在賺錢的同時,也要承擔社會責任,對工作環境、員工健康與安全、員工培訓、薪酬、工會權利等具體問題,都設有最低標準。
     目前,國際勞工組織和其他國際標準機構均尚未將SA8000標準視為國際標準,也沒有一國政府規定將其作為強制標準執行。國內任何企業都可根據自身情況,自愿申請SA8000認證。國內企業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說SA8000標準帶有“勞工貿易壁壘”的色彩,中國不應跟著走。也有的說要達到SA8000標準的要求,在員工待遇、環保、產品質量等各個環節都需加大成本投入,勢必導致企業成本上升,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客觀地說,SA8000標準使中國出口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我國出口到歐美國家的服裝、玩具、鞋類、家具、運動器材以及日用五金產品等,都遇到過SA8000標準的門檻。今年2月,有一家300名職工的鞋廠,就因為沒有達到相應的工資標準,被客戶停單兩個月進行整頓。而要達到SA8000標準,企業就必須減少工人工作時間、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環境,導致成本提高,影響競爭能力。
     有專家認為,SA8000標準最終會成為國際性標準,我國出口企業應當未雨綢繆,早作準備。

對SA8000驗廠的多重視角

     最近一個時期,SA8000的字眼頻繁出現在各種傳媒上。"美國將把SA8000的大棒揮向中國","要警惕歐美發達國家以SA8000構筑對中國的貿易壁壘","要防止SA8000這口新的陷阱","如果歐美啟動SA8000機制,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企業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等等。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對此,筆者曾專門找來SA8000的條文加以研析,認為上述說法盡管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全面。 
     SA8000對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社會,是福還是禍,是機遇還是陷阱,是大棒還是胡蘿卜,是拒絕還是接受,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擁抱等等,在下結論之前,我們不妨從多重視角看一看再說不遲。
SA8000不是“帝國主義的陰謀” 
     如果我們放眼看世界,社會責任國際運動由來已久。據有的專家介紹,上個世界90年代前后,我國曾對西方企業制度進行考察。在考察報告中對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概括了五條,第五條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刹恢喂?,我們在講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時只有前面四條即"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社會責任這一條被省略(或者忽略)了?,F在看來,這個省略(或忽略)的后果是嚴重的,正應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老話。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西方企業管理相繼經歷了從工具人、經濟人到社會人、觀念人的階段,《世界人權宣言》的思想也逐步在企業和社會公眾中扎下根來,資本主義早期的血腥管理逐步被人本管理取代,"血汗工資"、"血汗工廠"的做法逐步被摒棄,利潤最大化不再是惟一的目標。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逐步成為企業的選擇,如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社會公眾就會迫使其承擔。許多跨國公司都制訂出本企業的社會責任條例,將人權原則、國際勞工標準和環保要求寫進條例之中,并安排專門管理人員督促落實。
     2000年,有關組織曾作了一次全球性的"新千年調查",訪問了23個發達國家的25000多人。結果顯示,被訪問者中,有79%的人認為跨國公司應對工人的安全、健康負完全的責任,73%的人認為跨國企業應對環境保護負完全責任,72%的人認為跨國公司應對禁止童工負完全責任。
     2001年,有關組織在歐美國家曾作過一次消費者調查,其中70%的人認為公司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是他們購買產品或服務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58%的人認為公司對勞工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超過50%的人表示會對沒有社會責任的公司采取負面行動,20%的人表示已對沒有社會責任的公司采取了"懲罰"行動。
     當今世界,不僅發達國家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與對外投資掛鉤,而且消費者和投資者都非常關注跨國公司的勞工問題,他們分別運用"良心購買權力"和"良心投資手段",對跨國公司施加重大影響。據報道,僅1999年,美國的道德投資額就超過了2萬億美元。與此同時,非政府組織、大眾媒體和社會公眾也對跨國公司的勞工問題緊盯不放,經常采取"游行""抗議"等方式,迫使跨國公司及其在發展中國家中的合約工廠放棄"血汗工資"、"血汗工廠"的謀利手段而棄惡從善。SA8000正是這一國際潮流的產物。它于1997年8月出臺之后,首先在發達國家繼而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由此可見,SA8000并非"帝國主義的陰謀"。如果硬要算也只能算作陽謀。在WTO框架之下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國際趨勢。誰若違反,就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制裁。
     當然也應該看到,SA8000雖然不是"帝國主義的陰謀",但它確實具有貿易壁壘的作用與性質,發達國家在強制推行SA8000背后,也有著不可否認的利己的主觀動機。
     歐美國家強制推行SA8000標準,在法理上以《世界人權宣言》等為依據,在經濟上則是以"勞動力傾銷理論"作基礎。他們認為,由于發展中國家未能遵守國際勞工標準使工資水平極低,而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很高,這就使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在競爭中處于不公平地位,造成發達國家就業機會減少,因此發達國家就要以國際勞工標準作壁壘來對付發展中國家低勞工標準的沖擊,保護本國相應的產業和就業機會。為此,他們就會對違背SA8000的企業產品采取征收附加稅、限制或禁止進口、強制性貿易措施,利用民間力量和公眾輿論遣責等措施。這樣就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既對發展中國家經濟造成一定沖擊,又不利于整個世界的協調發展。況且,強者制定規則、標準,弱者跟隨執行,這本身也是一種不公平。
把“大棒”變成杠桿
     SA8000對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是一劑苦藥,但未必不是良藥;是一根揮舞的大棒,但未必不是一支有力的杠桿。
     良藥是對癥的藥。SA8000關注的問題正是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社會必須關注并且正在關注的問題。
     據有關專家的分析,中國企業的勞工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非法雇傭童工;2.違法使用未成年工;3.收取職工押金、扣押身份證和限制人身自由;4.侮辱體罰工人,侵犯工人人身權利;5.超時加班加點;6.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不依法支付加班費;7.社會保險覆蓋率太低;8.扣押拖欠職工工資,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資;9.沒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10.工人住宿擁擠,宿舍條件太差;11.廠房安全出口不夠,礦難頻發;12.消防器材不夠;13.工人消防訓練不夠;14.有毒有害化學品的保管使用不當;15.工作條件太差,個人防護用品缺乏;16.特種人員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差;17.沒有工會組織或者形同虛設;18.就業的性別、戶籍、城鄉、學歷、年齡等歧視突出;19.女職工的"三期"保護落實差;20.對員工冷漠,缺乏人文關懷。
     上述問題,不僅在中國本土企業存在,在中國的"三資"企業中也存在。據中華全國總工會對廣東省的外資企業所作的調查,其統計數字令人擔憂:1/4的員工不能按月領取工資;50%的工人被迫每天工作在8小時以上;62%的工人一周工作7天;1/5的人經常受到身體或精神上的騷擾;半數以上的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據《工人日報》報道,僅1998年在廣東某市外資企業打工的工人,一年里就被機器切斷了10000多只手掌或手指。這種狀況不獨廣東省有,其他省市也存在。
     "良藥苦口利治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針對中國企業勞工問題,美國一些政府官員這樣評?sp;  事實上,許多跨國公司就是把推行SA8000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杠桿對待的。他們不約而同地概括出推行SA8000的6大益處:即保護公司品牌形象,避免公司聲譽受損;改善公司守法意識,避免負面的法律訴訟;滿足消費者需求,避免消費者抵制而失去市場;關注股東意見,避免股價下跌造成投資減少;避免貿易制裁;提高生產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如幾年前耐克公司由于合約工廠條件方面的問題遭到媒體和公眾的強烈批評,使該公司丟失了部分市場,后來通過認真整改達標又很快恢復了市場份額。據美國的另一知名運動鞋公司New Baiance的報告,其在中國的合約工廠通過實施SA8000標準,工作時間減少了,生產率提高了25%,發揮了良好的杠桿作用。相反,企業不按SA8000辦事,就會像《質量文摘》的伊麗莎白·拉森指出的那樣:"如果工廠環境讓工人感到不舒服的話,是很難生產出優質產品的。漫長的工作時間、不安全的工作條件、不公正的工資待遇、歧視性的政策,必然會使員工不滿、產品質量下降。"
以人為本的助推器
     毋庸諱言,如果歐美國家啟動SA8000機制,對中國產業界尤其是皮革、服裝、鞋帽等勞動密型產業會造成重大損失,對該類出口企業造成嚴重打擊。但是如果轉變觀念主動應戰,就會使這種損失和打擊短期化、暫時化,一旦通過SA8000認證,我們的企業就會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應該承認,接受社會責任審核或SA8000達標,的確會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增加企業產品的勞動成本。但是也要看到利用SA8000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管理,重新設計制造成本的構成是完全可能的。當今時代,單純依靠低工資的勞動力降低成本參與市場競爭,已經越來越困難了。低成本應建立在高科技和科學管理及SA8000標準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員工的超低工資水平之上,或違反SA8000標準之上。國內外的實踐都表明,企業進行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可以獲得長遠的商業利益。與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其利益相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經濟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如沃爾瑪堅持用SA8000審核其供應商,仍做到了世界第一位,通用電氣堅持自己的全球責任觀,做到了美國第二位,等等,都是很有說服力的例子。
     如果說SA8000是風行歐美的社會責任運動的產物和成果的話,那么由于這個運動包括的"遵守商德、保護勞工權利、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慈善事業、捐助公益事業、保護弱勢群體"等等內容具有世界的普遍性與人類的共通性,因而SA8000的標準也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和人類的共通性。對中國企業而言,不是要不要遵守SA8000的問題,而是遲早與快慢的問題。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條件下,早比遲好,快比慢強,這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人認為,SA8000針對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出口企業,與非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非出口企業無關或關系不大。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SA8000標準是普遍的,不受地域、行業、企業規模的限制。必須認識到,SA8000標準既是外在市場變遷所強制要求的,也是中國企業與中國社會的內在改革以及文明與進步所必需的,是外在要求與內在需要的統一。
     SA8000是企業繼ISO9000和ISO14000之后的最新管理體系標準,反映了企業管理的新趨勢。它把人本管理、商業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標化,使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護人有了可操作衡量的具體量化標準,使人本管理、人文關懷和人性化告別了抽象與模糊,變成在實踐中可操作、可衡量、可對照的尺子和鏡子。一個企業是否做到了人本管理,用SA8000標準稱量一下就可審核出來,由不得你口吐蓮花或妙筆生花地糊弄一番。人本管理我們已講了多年,效果如何,是真是假,用SA8000標準一量就清楚了。   
     SA8000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相吻合的??梢赃@樣說,SA8000是落實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的起碼要求。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企業,是否在按新的發展觀辦事,是否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也可用SA8000標準作一個初步的檢測。解決中國勞工存在的問題,使之符合SA8000標準,既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政府和整個社會的責任。比如全國拖欠民工工資達1000億元之巨,政府的拖欠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秳趧臃ā凡荒芎芎米袷?,政府的執法水平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所以,SA8000既考驗著中國企業,也考驗著中國政府,更考驗著中國社會的民主、法制與文明水平。
     SA8000標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一致性。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工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構成主體,社會責任管理既是先進的企業管理,也是先進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這不是牽強附會,事實就是如此。如果我們能以較快的速度和有力的措施按SA8000標準推動中國勞工問題的有效解決,"三個代表"的落實就向前跨進了一大步,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的落實就向前跨進了一大步,中國企業與社會的現代文明水平就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SA8000是以人為本的強大助推器。但是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它的推行不可能一帆風順。其中阻力,除了企業經營者的惟利是圖、患得患失之外,中國封建傳統的等級特權意識,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舊觀念,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期形成的官商勾結起來對勞工權益的踐踏與漠視,以及片面政績觀導致的對企業違反《勞動法》行為的姑息與縱容等等,都是必須認真克服的。推行SA8000是對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而列寧說"利益比任何幾何公理要頑強得多"。所以,推行SA8000標準需要遠見卓識和堅定不移,才能使這種利益調整成為企業、政府與社會進步的強大推動力。

文章Tag:
相關閱讀
?
?
国产AV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Ⅴ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Ⅴ老师丝袜美腿丝袜,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国产99久久久国产无需播放器